由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振動技術研究中心進行的微振動主動控制隔振系統研發工作取得成功,并于2023年初步投入市場,目前已經調試完成,進入驗收交付階段。
微振動主動控制隔振技術是指一種基于主動控制策略的隔振技術,其主要思想是通過外部系統產生的作用力來實時降低抑制振動。與被動控制相比,主動控制技術需要采集系統內部和外部振動,通過智能算法進行計算,并通過精密作動器進行輸出,以達到振動控制的目的。
微振動主動控制隔振技術在精密加工、航空航天、空間光學、IC制造、檢驗檢測和先進材料等前沿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但這項技術一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壟斷,其中日本、美國技術最為先進。日本和美國公司生產的主動控制隔振裝置目前占據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對國內形成“卡脖子”壟斷。對國內進行技術斷供將對大量高科技行業、軍事安全領域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振動技術研究中心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一直從事防微振領域的各類研究工作。自2019年中美貿易形式發生變化,在國家核心自主可控的號召下,振動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對微振動主動控制隔振技術攻關。憑借中心多年在防微振領域的技術積累,在歷經三年的研究工作終于取得豐碩成果。在此期間,取得發明專利5項。
目前,具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動控制隔振系統已經研發成功。該產品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并形成0.5噸級、2噸級、20噸級多負載能力、多作動形式、多應用場合的多類型產品。產品性能超越日本美國的同類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目前的項目應用中振動控制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VC-L(25nm/s)。
該項技術的研發,將使國內防微振技術進入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也將使基于防微振技術所開展的各項研究工作不再受制于人。今后,中國電子院將更深層次的進行研究,為中國的科技產業和國防發展做出貢獻。